【山东教育报】奉献温暖与光明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报社   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   点击数:   日期:2014-09-11   字体:【
奉献温暖与光明
“作为一名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教师,我就是想为中医教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更生常说的一句话。从教30年来,刘更生以高尚的师德师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学术水平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在广大学生的心里,刘更生就像一盏奉献温暖与光明的指路灯,引领着他们在人生路上坚定前行。
用爱心温暖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刘更生特别重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除他们的困惑。无论是在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中,他都利用多种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多年来,刘更生养成了一个习惯:凡自己带的学生,他都抽空到宿舍里去转转,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状况,有时就在宿舍里给他们讲治学。刘更生曾经带过一位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研究生,这名研究生走路很不方便,刘更生就将课堂“搬到”他的宿舍,其他同学也到宿舍来听课。这名研究生特别感动,学业上也更加刻苦,还获得了2009年山东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在刘更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学生们写的一摞摞纸条,纸条上的内容大多是疑难问题、思想困惑、如何更好地读书等。每次课后,他都对课上收到的纸条一一过目,并对问题进行分类。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他在下节课上集中解答,个别性的问题就同学生单独交流,直到学生们都懂了为止。
  不仅仅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这样,对校园里的任何学生,他都耐心细致地对待。有时候走在校园里,会有不认识的学生走上来问问题。对于几句话能说清的问题,他就和学生边走边聊;一时难以讲清楚的,他就给学生留下电话,约好时间到他的办公室细谈。
  2011级文献专业硕士生毛逸斐每次说起刘更生教授时都是满怀感激。毛逸斐读研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加上她的本科专业是英语,所以刚开始很不适应,精神压力也很大。刘更生对她说:“学校就是你的新家,我们都是你的亲人。”他的话让毛逸斐很受感动。3年来,她感觉刘更生对她就像父母对孩子一样地爱护。令她特别难忘的是,写毕业论文阶段,刘更生帮她选了好几个题目,并细致地跟她交流、探讨。一个题目做不下去了,刘更生不责备她,再一起讨论下一个。经过多次选择,她的毕业论文最终确定了《〈本草备要〉英译研究》的题目。这既结合了她本科英语专业的特长,又符合中医国际化的需求,她写得很顺利。
  刘更生还经常用自己的稿费等资助困难学生,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学术活动。2013年,他将因被表彰为“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而获得的2000元奖金加上部分稿费,购买了150套《中医必背红宝书》和《中医必背蓝宝书》赠送给2013级新生,希望他们打好中医基本功。
用科研引领教学
  刘更生主要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他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时刻关注本专业及相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注重中医学术发展规律及中医事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对中医教育、中医发展等提出建设性意见,把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学生分享,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水平。
  2005年,他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两项研究课题,对中医传统知识的分类、中医学术流派的意义与规律等提出了新观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专题工作组。作为骨干专家,刘更生承担了关于中医药知识内涵的研究工作。2007年,他参加了“中医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起草工作。这些具有战略高度的研究,不仅为刘更生本人的学术开拓了广阔视野,对中医知识保护及中医“申遗”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对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之后,刘更生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针灸适应病证研究”(子课题);作为“泰山学者”团队的主要成员,参与了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等工作,均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近年来,刘更生承担了国家财政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支持的“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他把古籍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最新成果带到课堂中,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为传承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更生注重中医教育的研究。他先后主持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和“中医师承制度研究”,总结提出“根于经典、学有所宗、习在临证”的师承核心要素,并应用于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实践。在工作中,他坚持以学生为本,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出数门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课程,如“医学导论”、“中医经典背诵”、“中医学概论”、“中医诊疗基础”等。
  在教学中,刘更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他积极倡导中医专业学生背诵经典,与其他老师一起编印了《中医经典必背》,深受学生欢迎。2010年,在深入研究《名老中医之路》的基础上,他又编写了《中医必背红宝书》(以经典为主)、《中医必背蓝宝书》(以药、方、脉、针为主)。两书出版发行后,深受读者欢迎,被评为2011年度行业内畅销书。
用学问奉献社会
  刘更生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每年面向社会开展中医文化科普讲座5~7次,宣传中医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中医核心价值理念和传统美德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引领社会风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和学习交流空间,自2008年4月开始,每逢周五晚上,刘更生面向学生义务举办学术讲座。讲座根据扁鹊故里(长清双泉乡)命名为“双泉周末”。到目前为止,“双泉周末”讲座已举办80多期,场场座无虚席,听讲学生逾万人次。2009年,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在本院研究生中发起“辛夷论坛”,定期组织研究生进行交流研究。
  2008年,他完成了《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的编写。2011年,他撰写的《名老中医读书之路》在《中国中医药报》连载。
  辛勤的付出,让刘更生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他先后获得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山东中医药大学十大优秀教师和第三届教学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首批“学生人生导师”、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