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日报】古籍“淘宝”寻医根——教师节前探访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报社   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   点击数:   日期:2013-09-12   字体:【
古籍“淘宝”寻医根——教师节前探访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联合日报 2013年09月10日
  他们是一支年富力强、团结进取、富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学术梯队,多次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实现突破,学术影响辐射全国。
  他们中有国医大师、有泰山学者、有首席科学家,前后两任大学校长王新陆、欧阳兵也是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全国高校第一个中医文献博士点就诞生在这里。
  他们以传承中医学术为核心,以经典文献的现代诠释为重点,在浩如烟海的中医理论和防病治病经验中去发现、去择取重要信息,不但指导中风、肿瘤等疑难病证的临床,也为百姓的养生保健提供食疗和药膳。
  他们默默付出,不计名利,以原创性、前瞻性的标志性成果推动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在今天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就让我们来认识他们吧,认识王振国和他的团队——
  王振国,1963年生,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人民政府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医医史文献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时间,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消磨;社会,在很多人中意味着喧嚣。而对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以下简称文献所)的团队来说,时间是坚守、是执着,社会则是宁静、是传承。文献似海,古卷如山,使命选择了他们延续着中医根脉,也演绎了一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现实版本。
  王国维的这句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刚考进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王振国抄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勉励自己,印象却总不深。倏忽间三十多年过去,作为文献所的所长,王振国已带领这个团队把该校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设岗学科。“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才感觉到这番话如同铸刻在钟鼎上的文字,在拂去岁月的浮尘,经过了时光的打磨后,越发清晰地显示出那刀刻斧凿、淬火历劫的深刻。”
  博极医源守医根
  中医文献是中医学术的根。提起《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文献的名字,即使不熟悉中医的中国人也能张口就来。
  中医学在形成、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同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阴阳、五行、易学、道学、儒学、天时、地理等传统文化知识,构成了中医学庞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所沉淀积累出的中医概念、原理、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甚至每一个方药,都记载于历代典籍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有记录的中医古文献达1万余种,成就了浩瀚无垠的“中医宝藏”。
  “了解历史、研究阅读历代典籍对于中医学而言就更有其特殊意义。中医医史文献学对于中医学而言,不仅仅是研究和讲述过去,也同时观照现实和预见未来。”王振国说。
  知宝藏容易,探宝藏却很难。散落在众多图书馆、民间收藏家手中的中医古籍文献,全面记录了中医临床医学两千余年的实践经验,蕴藏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防病治病的经验,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尚未被认识和发现。这些瑰宝多以古籍形式传世,尤其是明清印本,大都残破不堪,以现在保存手段,如不尽快重新整理,注定难逃遗失的命运。
  以传承中医根脉为己任,文献所了擎起了“留根”重任。2008年,作为国内高校医史文献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牵头制定了全国第一部《中医古籍整理规范》,从版本、注释、标点、辨伪等方面首次做出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行业规范正式发布。
  2010年,又牵头国内9省市,实施了国家公共卫生资金项目“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在这个新中国投入最大的中医古籍整理项目中,400余种世人罕见的重要中医药古籍,通过数百名学者三年多的研究与整理,将以规范本、传世本的形式重见天日。2010年他们又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项“中医古籍文献保护规划项目”,为国家“十二五”期间乃至很长一个的时期的中医古籍保护、整理与可持续利用进行重点规划。
  借古开今赋新语
  师古化之方能借古开今。信息化时代的文献所书声琅琅、古卷如山依旧,却陡添出浓浓现代气息。在古籍“淘宝”过程中,他们不甘心机械地抄誊翻印,从卷卷经典中另辟蹊径,以今时之需重写传承文章。
  ——从散落在不同本草文献中的只言片语里,将历代临床医家们的用药经验搜集整理成为可供当代医生临床使用的药物专辑,以提高临床疑难病的治疗效果为核心,在对中风、肿瘤等疑难病临床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各历史时期证治状况与方药应用规律进行梳理研究,探寻了理论创新的内在机制。
  ——凭借中医学理论的深厚功底,先后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项“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两项重大课题,全面勾勒出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概貌,建立了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体系。参与了国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标准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支持。
  ——2007年,牵头组织全国8所院校共同承担了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实现了山东省属高校973项目首席单位零的突破。提出了基于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的“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建立了中药药性表征方法,为药性的判别奠定了基础。
  ——致力于探索中医药文献的数字化表达模式与方法研究,并将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古代本草与方剂文献的研究中。“基于信息构建(IA)的古代科技文献数字化关键问题及模式研究”,达到该领域国际先进水平。
  坚守古卷育新人
  “带弦的没有不会弹响的,带眼的没有不会吹响的。”中医史文献学科奠基人张灿玾在音乐方面的素养让熟悉他的人津津乐道。除此之外,他对诗书画印样样精通。当然,作为我省惟一一位“国医大师”,他最擅长的还是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精深研究。
  1985年,在总结《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等古籍整理成果的基础上,山东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中医文献学》课程,组建教学团队。授课使用的《中医文献学》教材,由徐国仟教授主编。作为学科奠基人,徐国仟、张灿玾教授等以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等经典文献的精深研究,奠定了学科厚实的学术基础,形成了严谨的学术传统。
  28年来,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做基础,文献所以师傅带徒弟般的方式,手把手一脉相传,文气不改。普通本科生毕业识字三千足以应付,中文研究生能达七千以上,而从事中医文献研究,即使收字最多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也常常不够用。尽管时代在变,灯红酒绿的诱惑越来越多,文献所的老师、学生们却都喜欢在前辈老师们创下的氛围,重素质、厚文理,重传承、通经典,化枯燥为快乐,安安静静地与古籍黄卷为伴。日积月累,其中不乏书法、治印、诗赋、红楼研究高手。“舍得花‘功夫’才会有‘功夫’。”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刘更生教授说。
  有功夫就会有殊荣。今年4月28日,王振国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本年度全省高校惟一获此荣誉的专家学者。在此之前,他还是我省省属院校第一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殊荣的背后则是中医文献研究人才的奇缺。28年来,尽管中医文献学科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见习、研究三阶段阶梯渗透,让学生上讲台,将课堂扩展到省图书馆、省博物馆乃至社会、企业,想尽办法向更多的人介绍甲骨、金石、简帛及宋元明影印本等颜色不一、质感各异的中医文献,传授着校勘《黄帝内经素问》、《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医学入门》、《石室秘录》、《育婴家秘》、《温疫论》等古籍的办法,仍无法解决中医古籍整理人才断档的困窘。
  9月6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王振国向杏林新苗们发表了激情演讲说:“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作为该校最早的博士毕业生,他呼吁大家牢记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趁年轻,有梦想,赶紧行动,尽快确立新的目标,他还用习近平讲自己“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实例激励同学们与图书馆结缘。“读书多了,容颜也会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上。”优美而浪漫的语言抒发着这位中医人的壮烈情怀。他说他也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培养出一批具有老一代先生们那样具有高深学术造诣和执着研究精神的学者,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才能把中医的根脉真正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