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三指号脉察秋毫辨证脉学一派新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20-07-18   字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扁鹊脉学传承人齐向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开“系统辨证脉学”,让脉学融入现代元素,让脉诊用疗效说话——

三指号脉察秋毫辨证脉学一派新



    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采访前,对齐向华诊脉之奇,有所耳闻,但又略带疑惑:凭三指号脉,能判断人的身体状态以及心理症结吗?

  见面寒暄几句,齐向华微笑着提出给记者把把脉。

  将手伸出,放于脉枕,他三指切脉,沉凝片刻,娓娓道来:你有鼻炎和咽炎,甲状腺结节不必在意,胆囊要留意;肝气有点郁结,可做些调理;你小时候脾气不小啊……如同本人那一页页年度体检报告,另给出了一份心理检查报告。

  “三指号脉察秋毫”,这是患者给系统辨证脉学创始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省中医院脑病二科主任齐向华的“评语”。

有疗效才有话语权:

“切而知之谓之巧。望闻问切,切而知之,我只是占了一个‘巧’而已”

  省中医院东院,仲景楼五楼,脑病二科,病房满满。

  这里的患者,来自天南海北,且多是疑难杂症,不少人是慕名而来。

  一位70多岁的老者,有脑梗病史,这次复发,在其他医院大量检查后,用抗凝剂、血管扩张剂等输液,病情未见好转。病人家属最后找到了这里。经仔细诊脉,齐向华发现患者的症结是: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动力本就不足,再大量输液,更加重心脏负担。根据脉诊结果判断患者心气虚,心脏动力不足,清阳不能上行于头部,故而出现以脑梗死为结局的病变,病因在心气匮乏。齐向华进行药物调整,开出生脉注射液静滴以加强心脏功能,患者随后病情持续改观。两周后,病人出院。

  一位中年妇女,因脑梗死而致偏瘫,在某三甲医院治疗,给出的方案是营养神经,并按常规注射脱水药物。但治疗后,病情未有缓解。病人家属经朋友介绍找到齐向华。齐向华仔细诊脉后,发现患者身体脱水较重。他果断提出,此病人不能按常规脱水治疗,反而应大量补充等渗液体。家属仔细回忆,患者发病时正值麦收时节,天热劳碌,喝水较少。从中医理论上讲,利水伤阴,患者本由于麦收缺水,再加脱水药物应用,加重病情。齐向华对症开出相关汤药,服用之后两天,患者病情缓解。

  看似反其道行之,实则是精准诊断。医学博士丁晓,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脑病二科主治医师,她对记者说:齐向华脉诊,如同在茫茫森林中找到病症所在——“马蜂窝”,而不是只找到一只只马蜂。只有找准靶子,才能精准治疗。

  脉诊精准,对证施药,不仅可让重症患者药到病除,对急症患者中医也绝非“慢郎中”。

  有一天,急诊来了一位80岁患者,高热数日不退,在其他医院之前做全面检查,发现肺部有炎症。但进行抗炎治疗,并未见效,反而体温一直升高。齐向华脉诊发现,病人食滞严重,食积化火。详细询问家人,原来春节期间,保姆回家,儿女轮流照顾老人,大虾、海参等吃了很多。如此年龄,难以消食。一剂汤药下去,体温降了下来。

  “医生,必须以疗效说话。疗效就是硬道理、疗效就是话语权。”齐向华说。

  找齐向华就诊的患者一大特点是杂——各种杂症,涉及儿科、妇科、心病科、肿瘤科等各个专业。而记者采访三天,听多位患者讲述齐向华医术,颇带“神奇”色彩。

  齐向华一笑,说实不敢当:“中医经典《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望闻问切,切而知之,我只是占了一个‘巧’而已。”

  要达到这个“巧”字,背后是20年的艰辛探索,其关键在于齐向华掌握了脉搏这一人体健康密码。

用脉诊掌握“破案密码”:

将传统中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脉诊,进行“密码破解”

  1991年,从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齐向华分到了急诊科。

  面对昏迷、言语不利的病人,家属的口述常带有很大主观性。为破解“临床中医师如何获得真实准确第一手资料”的困惑,齐向华先后尝试过腹诊、耳诊、舌诊、眼诊……

  一次偶然机会,齐向华找到了努力方向。在翻看古代医案时发现,很多病案分析可通过脉诊还原出发病的过程,脉诊具有重要的诊察作用,就如同破案的工具。齐向华最终选定“望、闻、问、切”中的脉诊为诊察病情的诊断手段。

  但,经历新发现后的短暂喜悦,齐向华深入其中才发现,传统脉诊作为一种以个人的主观感知觉为依据的古老技术非常难以把握。一是各大名医流派对脉诊记载各不相同,以谁为准,众说纷纭;二是“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脉象信息至精至微,切脉并非一件易事;三是传统脉学定义各种脉象倾向于从宏观上归纳特性,如对浮脉的描绘是“如水漂木”,对涩脉的描述是“如雨沾沙”等,没有讲述如何提取脉象要素的过程。

  普通人看来,不同的脉搏,如银针坠地、几不可察,但在传统中医描述中则如洪流巨川、气象万千。小小脉搏每次跳动,都传达着人体各器官运行状态的信息,其强弱、快慢等每一丝细微变化,都暗示着生命密码所在。

  但破解这个密码,需要艰辛努力。“脉诊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不是中医研究的热门,更不是显学。如果当时想出所谓成果,也完全可以选择其他领域。”

  但主意已定,齐向华咬紧牙关,默默向前。

  板凳要坐十年冷!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断实践,失败再失败,探索再探索……

  在继承扁鹊、淳于意、王叔和等众多传统医学名家思想的基础上,齐向华又向中医脉诊民间高手学习,再经过成千上万名病人诊治实践,细细领悟。其间,有成功有失败,有冷眼和嘲笑,有感激和感动,但他始终锲而不舍。经近20年探索,齐向华走出一条传统脉学融合现代科技的脉诊之路,创立“系统辨证脉学”。

  这是怎样的一派脉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博士生导师滕晶教授说,齐向华将传统脉象理论进行解构,把原来以比拟、譬喻自然事物为主的脉诊,转化成可用物理语言定性定量的脉象特征、指标,并将每一种物理量作为人体健康的信息载体,逐步实现可测定、可抓取。比如,齐向华将手指的感觉,细分为13种,从脉搏的压力、速度、质地、重量等方面,进行细分;他在传统的28种脉象的基础上,总结出25对涵盖脉搏波和固有物理属性如黏度、温度等多维信息的脉象要素,并将脉象要素定位于不同的器质、功能病变。齐向华将传统中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脉诊,进行了“密码破解”,并又“通俗化表达”,构建起现代中医特色诊疗理论和技术体系。

  丁晓,从事中医已10年,“系统辨证脉学”,让她感受最深的是——让人体脉搏更易精准辨别,让传统脉诊更易通俗传授。山东中医药大学专门为拔尖学生开设扁鹊班,“系统辨证脉学”是必修课,没有基础的中医学生,半年可较为清晰辨别脉象,相较于以往三年五载的体悟,其清晰度、准确率大为提高;省中医院开设面向中医系统的培训班,已举办多期传授“系统辨证脉学”,有一定脉诊基础的中医大夫,培训后可好较掌握诊脉要诀。“系统辨证脉学”提升脉诊准确率、标准化水平,避免不同医生因年龄、经验、手感等差异而带来的脉象诊断误差。

  “齐向华从脉学体系传承发展的高度,提出脉学研究面临的问题是脉学体系当代模式缺陷与重构。”滕晶说,齐向华通过系统整理挖掘古代医籍脉学精华,运用现代物理学、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理论技术,创立开放式现代“系统辨证脉学”,确立国内脉学领域研究的领先地位,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扁鹊脉学传承人。

知人知面也知心:

创立客观量化评定心理状态脉诊技术,脉诊对病人心理也可抓取

  “系统辨证脉学”之功,还在于对心理疾病和不良心理的把握。

  孙先生是一位房颤患者,严重时不到500米的距离需要歇4次才能走完。做过一系列检查,未发现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孙先生又先后求诊于相关领域专家,得到两种不同的答案:一位建议马上进行射频消融术,另一位则建议可再继续观察三个月。孙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齐向华就诊。脉诊中,齐向华一句“多大的事让你生这么大的气”,让孙先生一愣,随后一番深入交流,孙先生感到释然。“接着就给我针灸,扎了6针,每扎一针后都试一试脉搏,第三针的时候,我感觉心里像有块石头落地一样,不那么堵了……”孙先生回忆道。“房颤仅是症状,真正的病因是不良情绪产生的情志心理因素。”再辅以汤药,两周后房颤消失。

  齐向华在临床探索中发现,脉诊不仅能反映机体生理信息,还能识别人的心理变化,探知病人既往受到的一些精神创伤以及不良情绪积淀对生理、精神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刘女士患失眠症20余年并伴随全身寒凉症状,且尤以背部为重,辗转多家医院反复治疗无效,找到齐向华。脉象显示:个性较强、执着,且早年有过某种压抑、郁闷、回避情绪,导致常年气血停滞不畅引起肝气郁结。揭开病人心理疮疤,再针对具体症结辅助以药物、针灸治疗,刘女士的失眠症得以好转。

  齐向华认为,在人的心理形成过程中,如遇不良遭遇或经历长久痛苦,心理境遇将会深埋心里而不自知,情绪得不到排解,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某种心理状态的伏邪。这种隐匿之下的负性心理,对人的心理、生理功能都会产生影响甚至伤害。

  一位50多岁的患者,失眠严重,烦躁厉害,多次治疗并不见效。齐向华诊脉判断,患者在孩童时期,对亲人曾有极度怀疑。这位患者沉思良久说,自己3岁时,和父母一起到火车站走失过,后来父母把他找回来了。但这件事自己并不记得,是听家里人说的。孩童时心理创伤,对性格影响很深。这位患者日常工作中,有强迫性怀疑倾向。症结找到,对症施药,两周后,患者失眠缓解。

  看似轻松的心理疾病诊治,背后是艰辛探索。

  百病皆由心生,心理之病能否从脉诊中获得?“知人知面不知心。”齐向华说,即便是现代西方医学,心理是公认的难以客观判定的。要从脉搏中,辨别患者心理疾病,是很难的事。

  齐向华决定把这一关攻下来。诊脉中,他最先把握的是郁闷不舒这一类心理疾病状态。这类心理病人,在“动”这一脉象特征中,有独特表达。而后,历经一次次挫折,用了近20年摸索,齐向华终于创立客观量化评定心理状态、心理紊乱程度、病位、病机等脉诊技术,对传统情志致病理论发展完善并予以解读。

  “系统辨证脉学”中这一心理状态测评技术,为脉诊另辟蹊径。像丁晓这样的中医脉诊医师,可通过此技术,辨别五类心理状态——思虑过度、烦躁焦虑、惊悸不安、郁闷不舒、萎靡不振,用以甄别心理状态,鉴别主诉真伪,明确狙击靶点,从而实施综合治疗措施。

只有怀仁才能济世:

“用脉诊救治更多病人,这是我从医36年,从未改变的心愿”

  “病人已经很苦了,诊治多替病人想一想”。这是齐向华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

  对青少年患者,齐向华格外放在心上。“青少年患者,往往寄托全家希望,一人救治无望,全家绝望。”

  一个患儿病例,齐向华至今难忘。聊城一名脑炎患儿,处于植物状态,经推荐找齐向华试一试。当时患儿躺在父亲怀里,一家人那近乎绝望的眼神让齐向华心里难受。经仔细诊脉,齐向华发现患儿曾严重受凉,肝火过旺。家长陈述,患脑炎之前,的确受寒得过感冒,而且小孩日常脾气倔强。齐向华开出内清肝火、外散风寒之药,并按摩患儿头部胆经穴位,叮嘱注意给患儿保暖。服药当天,在回家路上,患儿出了一身黏汗;3天后,患儿醒了过来;持续服药一个月,小孩已可尝试下地行走。患者一家专门从聊城赶来医院,向齐向华表示感谢。孩子爷爷含泪说了一句话:“俺家就这一个娃,你这是救了我们一家。”

  问诊常存一片仁心。齐向华给患者治疗,善于从病人角度考虑,偏爱价廉效佳之药,对家庭困难者尽力帮助。

  科室丁晓医生的微信朋友中,有一对天津夫妇,逢年过节,必发来问候。2015年,这对夫妇的7岁小孩,患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两年时间,跑了多家医院,耗费巨大,但孩子下肢已无知觉,瘫痪在床。2017年家人抱着孩子,找到齐向华。医生丁晓见证了齐向华给孩子诊治的过程:因是跨省住院,当时医疗报销有限,每次诊脉之后,齐向华反复斟酌用药,力求经济实惠;给孩子针灸,叮嘱同事用针注意事项;家长陪护吃住,一一过问。孩子住院一个半月,可逐步下地行走,身子胖了10斤。孩子欢快地说,能回学校找小伙伴了。患儿的康复,重燃家庭希望。出院那天,一家人含着泪给大夫鞠躬致谢。而患儿后续治疗用药,齐向华专门安排丁晓定期沟通。

  为人师表,常怀仁心。医之大者,要把好医术毫无保留传给年轻一代。齐向华带学生,生活中随和:丁晓回忆,当年他们一级6个研究生,每周齐向华会请吃两顿大餐,一学期下来,每人平均长了15斤。但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甚严:病历写不规范,当众把这一页撕掉,令其重写。学生须随身带小本,记录脉象、体态、舌象等信息,查完房学生先分析,他再点评,倾囊相授。他的课,学生爱听:大学所主持的《系统辨证脉学基础》《虚拟脉象教学软件》课程,2019年获评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传承不泥古,承古要拓新。“只看书,看不了病。要在实践中摸索。”丁晓做主治医师后,有一次她想和学弟一起到门诊随老师出诊学习,齐向华说:你现在已不是随我出诊的时候了,你要自己有主张。他希望弟子们出于蓝而胜于蓝。

  要把优秀医学技术向更广范围传播。齐向华组织制定首个国际脉诊特色教学标准,出版国内外首部脉学教程《系统辨证脉学培训教程》,研发“脉象特色教学系统”仿真教学软件,促进脉诊教学信息化建设。他与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学术团体、大学,通过召开脉诊专题学术会、论坛与配套脉诊工作坊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推进中医脉学传播。

  为了让脉诊造福更多病患,齐向华又有了新目标:实现脉诊工程化与智能化。人工智能、传感器、大数据等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新可能。齐向华正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系统辨证脉学的系列新型智能化脉诊仪研发”,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行业专项项目——中医智能化脉诊仪的开发研究”“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脉诊信息收集的标准化及精细化采集装置的研究”等课题科学研究,研发系列脉诊仪和相关设备。

  “我们与北京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等合作,作脉诊数据采集与客观标准化研究,来完成人手指感觉的智能转化,对脉象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分析、处理,获得客观化定量指标,并与中西医理论相结合,进而探知人体内在变化。机器悬丝诊脉,现在听来似乎又是‘天方夜谭’,但将来可能会实现。”

  医者怀仁,悬壶济世。已近花甲,华发满鬓,功名利禄早无所求,57岁的齐向华,一脸微笑:“用脉诊救治更多病人,这是我从医36年,从未改变的心愿。”

     http://dzrb.dzng.com/paper/paperShare/id/72768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