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系统中医扎根基层 岐黄薪火惠泽昌乐——山东中医药大学陈云专家团队帮扶昌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纪实
“以前看国家级中医专家得跑大城市,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号,陈教授的脉诊特别准,还耐心给我们讲调养方法。”10月15日,在昌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陈云教授工作室,来自邻县的患者张大爷诊后满意地说。
自2022年昌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陈云教授工作室落户以来,这样的夸赞在昌乐县城乡随处可闻。三年间,陈云教授带领专家团队以系统中医学理论为引领,通过常态化下沉诊疗、创新化人才带教、系统化专科建设,为基层中医药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书写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昌乐答卷”。

名医下沉常态化 系统诊疗暖民心
中医药服务的生命力在临床,群众的迫切需求在基层。陈云教授团队深谙此道,将“人”的下沉作为帮扶核心,建立起风雨无阻的定期坐诊机制。在昌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诊室内,陈云教授望闻问切一丝不苟,面对复杂病例抽丝剥茧,从病因分析到方剂配伍,每一个诊疗环节都成为基层医师的“现场教学课”。
“陈教授看诊不只是开方治病,更会用系统中医学的整体观给我们讲清楚疾病的来龙去脉。”医院年轻医师李大夫表示,跟着陈教授坐诊,最深刻的体会是学会了“既看局部更观整体”的诊疗思维。这种“诊疗+示范”的模式,让周边县乡患者慕名而来,三年间累计服务基层患者数千人次,切实解决了群众“看专家难”的痛点,让国家级优质中医药服务真正扎根乡土。

创新带教传薪火 人才培育结硕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医药传承的关键在人才,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也在人才。”陈云教授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帮扶工作的首位,创新构建“线上+线下”双驱动带教体系,让岐黄之术在基层薪火相传。
在现场带教中,陈云教授推行沉浸式教学模式,让基层医师直面患者实操把脉,她则在旁即时指导,解析脉象要素与病机关联。针对中医脉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痛点,她创造性地绘制“脉象图”,将抽象的指下感觉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呈现,大幅提升教学实效。为突破地域限制,团队更开创性地开展带教直播,让昌乐的诊疗经验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线上受益中医同仁达数千人。
三年间,工作室累计为昌乐培养优秀中医人才100余名。2025年3月28日,20名昌乐县卫健系统师资骨干正式拜入陈云教授门下,系统中医学研究院昌乐示范基地同步揭牌。截至目前,弟子们已完成线上学习8次、线下带教10余次,在理论精进与临床实践中快速成长,为基层中医药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系统理念强专科 双向互动促提升
基层中医药帮扶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而学科建设正是“造血”的核心。陈云教授团队以其创立的、享誉全国的系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深度参与昌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学科发展规划,推动医院实现从“单点帮扶”到“系统提升”的跨越。
在专家团队精心指导下,医院“中医系统诊疗科”正式成立。这一科室并非简单挂牌,而是将系统中医学的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个体化诊疗理念,全面融入诊疗流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科研方向确立等各个环节,让系统诊疗思想成为医院发展的“基因密码”。
工作室更搭建起双向交流桥梁,在专家“下沉”的同时,昌乐县累计选派20余名骨干医师“上派”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跟师学习,形成“下沉传经验、上派学本领”的良性互动格局,全方位提升当地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年扎根,硕果盈枝。陈云专家团队以系统中医学为抓手,通过诊疗惠民、创新带教、学科共建,不仅让昌乐百姓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更打造了县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昌乐样板”。如今,系统中医学的种子已在昌乐生根发芽,岐黄薪火正照亮基层中医药振兴之路。未来,随着传承创新的深入推进,必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绘就更加绚丽的画卷。(李沐)
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653575747815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