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学校十大新闻评出
(按新闻发生时间排序)
1、纪念张珍玉先生诞辰90周年报告会举办
为纪念我校已故著名专家、终身教授张珍玉先生诞辰90周年,1月9日上午,纪念张珍玉先生诞辰90周年报告会在济南隆重举行。开幕式上举行了《张珍玉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画册》发行剪彩仪式,举办了张珍玉学术思想研讨会,总结了张珍玉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高度评价了张珍玉先生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2、王振国、杨传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称号
2月25日至26日,第六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颁奖大会在广州举行,全国104名在科研领域为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首获“科技之星”的殊荣,我校泰山学者、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王振国教授、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杨传华教授榜上有名。
3、乔明琦、田景振入选泰山学者二期建设工程
2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我省建设期满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名单,在全省9个优秀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我校乔明琦教授、田景振教授榜上有名,所带团队被纳入二期建设工程。
4、我校新增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月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我校心理学、临床医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8月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我校护理学获准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至此,我校共有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5、学校开展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校党委于3月份开展了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工作,提拔了13名正处级干部、17名副处级干部,有51名处级干部得到交流轮岗,使干部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干部素质整体提高。
6、毕宏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月26日下午,山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章)获得者表彰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我校二附院副院长、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上台领奖。
7、学校开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
为迎接建党90周年,从4月初到6月底,学校陆续开展了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党员“学党史、增党性、当先锋”知识竞赛及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与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各界人士座谈会、红歌会、走访慰问老党员等系列活动。6月30日下午,我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温入党誓词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把我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了团结和谐稳定、凝心聚力干事的良好环境氛围,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和高水平特色名校建设。
8、我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工作取得“开门红”
6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公布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的通知》和《关于公布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的通知》,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等11个学科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其中4个学科被确定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药资源学等6个实验室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2个实验室被确定为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被确定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成功跻身强化建设基地行列。总体数量位居山东省高等院校前列和省属医学院校首位,为学校“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9、《山东中医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
9月7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经学校党委会研究通过,正式予以印发执行。《“十二五”规划》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我校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十二五”规划》根据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编制,主要阐明学校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规划未来五年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共同的行动纲领。
10、《山东中医药大学“三名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出台
11月11日,《山东中医药大学“三名工程”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学校党委研究通过,正式予以印发。《意见》指出,“三名工程”包括“名家工程”、“名科工程”、“名士工程”等三项建设工程,每5年为1个建设周期。“三名工程”是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实现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高水平特色名校总体目标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于进一步强化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水平提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附 十大新闻提名名单
1、学校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建设,4月上旬至9月上旬,学校开展了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期间,学校重点开展了“师德建设大家谈”征文、“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养”教职工演讲比赛、师德标兵评选、“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升学校学术水平”教师座谈会、师德建设学生座谈会等多项专题活动,总结了经验,培育了典型,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广大教师的水平、境界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2、针灸推拿学院2个宿舍的学生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
针灸推拿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182名,有108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考取率高达59.34%。其中,2009级针推专升本班41名学生有33人考取,2006级针推外向班44名学生有28人考取,考取率分别高达80.49%和63.64%,2#111、7#220两个宿舍的12名学生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
3、我校博士生岳恒学荣获全国“敬业奉献好人”称号
5月16日,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在威海颁奖。我校博士生岳恒学获得2010年下半年“敬业奉献好人”荣誉称号。岳恒学,小时患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但他身残志坚,顽强拼搏,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于2010年考取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统招妇科博士研究生。他学雷锋,做好事,多年来义务为20多名中学生辅导文化课程,为贫困群众、残疾患者诊治疾病,受到广泛好评。
4、王振国、宋爱莉获山东省第六届教学名师称号
5月下旬,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第六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函 [2011]3号)精神,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高校申报材料认真评审,确定99名教师为第六届山东省教学名师,我校信息管理学院王振国教授、第一临床医学院宋爱莉教授获此殊荣。至此,我校省级教学名师已达五名。
5、我校承办山东省泰山学术论坛——中医药发展论坛
7月16日至17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泰山学术论坛——中医药发展论坛”在济南举行。本届中医药发展论坛的主题是:研究中医药发展重大科学问题,活跃中医药国内外学术交流,探索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题学术报告。
6、我校“十二五”教材建设工作取得“开门红”
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公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的函》的通知,我校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基础理论》等7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并列第5名;获人民卫生出版社《针灸治疗学》等6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列第10名;同时,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外医学史》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课程规划教材主编。
7、刘更生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满足大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在10月29日全国第六次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换届会议上,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17位中医药专家为第二批“首席健康科普专家”,我校中医文献研究所刘更生教授名列其中。
8、中医肺病学成为泰山学者建设岗位
11月上旬,经山东省委组织部评审确定,我校一附院中医肺病学专业成为“泰山学者”建设岗位,一附院副院长张伟教授被聘为特聘教授。此前,我校已有乔明琦、田景振、王振国、史大卓、王世军、毕宏生分别受聘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眼科6个 “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
9、二附院二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
11月16日,由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主办,山东省卫生厅和山东省社区卫生协会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在济南举行。论坛对今年卫生部开展的“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进行了总结表彰。我校二附院二七办事处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4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被授予“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誉称号(山东省共6个)。
10、尹常健、宋爱莉当选为山东省十大名医
11月下旬,由山东省科协、山东省卫生厅、大众报业集团联合开展的首届山东省十大名医评选活动揭晓。经评委会专家终评,共评选出首届山东省十大名医10名、杰出医师20名、十大名医提名奖26名,我校6位教授榜上有名。其中,一附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尹常健教授,一附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及疮疡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宋爱莉教授被评为首届山东省十大名医,二附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冯建华教授,附属眼科医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毕宏生教授,一附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曹晓岚教授,二附院骨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董建文教授被评为首届山东省杰出医师。